互联互通社区,专注于IT互联网交流与学习,致力于打造最具价值的IT互联网智库中心。

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方案(2021-2023年)  

发布时间:2023-06-28 10:14:35.0

2021年5月6日,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《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现将《方案》主要内容解读如下:

一、出台背景和依据

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,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2020年3月31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,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、管理模式、管理理念创新,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,让城市更聪明一些、更智慧一些,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,前景广阔。2020年6月以来,安徽省相继印发《“数字江淮”建设总体规划(2020-2025年)》《2020年“数字江淮”建设工作要点》《安徽省“数字政府”建设规划(2020-2025年)》,提出开展“城市大脑”建设应用,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。

二、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

通过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应用,不断提升数据资源基础能力,创新应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5G、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实现城市运营数据全量汇聚,建成支撑各领域业务应用的基础通用智慧中台,拓展升级市级大数据平台和城市中台支撑能力,不断夯实数据基础支撑和智慧中枢体系,形成具有合肥特色、全国一流的典型智慧应用,助力打造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数字经济新高地。

三、研判和起草过程

根据国家、省相关文件通知要求和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,市数据资源局广泛借鉴杭州、上海、深圳、青岛等先发城市经验,分别与行业头部企业多轮交流沟通,与10个重点领域牵头单位深入座谈研讨,编制了《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指导意见(初稿)》,先后两轮组织征求各县(市)区、开发区、市直部门的意见建议。2020年11月,组织行业部门专家评审进一步修订完善。2021年1月,形成《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方案》。2021年3月,通过市政府第8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,于2021年5月6日正式印发。

四、工作目标

到2023年,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基本建成,基础设施和智慧中枢支撑更加夯实,“一个大脑赋能”“一张网络治城”“一对码(卡)通域”“一套端口服务”全面实现,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。力争“十四五”末,体系更加完善、功能更加健全,有力支撑我市打造“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”。

五、主要内容

《方案》主要内容包括 “1+3+4+N”,即:构建1个市级大脑,夯实信息基础设施、融合基础设施、创新基础设施等3项基础设施,建设完善数据中台、智慧中台、业务中台、时空中台等4大城市中台,深化城市管理、城市安全、应急指挥、交通出行、生态环保、市场监管、社会保障、社区治理、农业和农村治理等20个领域100项左右智慧场景建设应用。

六、创新举措

一是明确坚持市县一体规划、一体建设、一体运作,全面提升“市级大脑”基础支撑能力;县(市)区根据“市级大脑”的数据标准、应用标准、安全标准,整体联动、分工协作、拓展应用。

二是提出四个城市中台建设,在建设数据中台、智慧中台、业务中台基础上,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时空中台,整合城市地理信息,建设城市统一标准地址,提供统一的地图图层、标准地址等服务接口。

三是完整提出“城市大脑”智慧应用,按照“急用先建、实用优先”原则,面向城市治理、民生服务和产业支撑,谋划了20个领域100项左右应用场景建设。

七、保障措施

为保障《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方案》有序实施,从加强组织领导、创新建管模式、完善资金保障、严格项目管理、规范标准支撑、夯实信息安全等6个方面完善推进机制。具体来说,成立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工作推进组织领导,完善工作推进调度机制;组织相关牵头部门深化“城市大脑”分项设计,确保规划设计与项目谋划、建设实施、运营应用无缝衔接,探索建设管理模式创新;聚焦“城市大脑”重点领域,在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的同时,探索建立政府引导、社会投入的“城市大脑”投融资机制,完善政府牵引、市场参与的资金保障模式;依托年度市级政府投资公益性信息化项目的谋划、申报,严格项目管理,形成有序梯次的“城市大脑”项目计划安排;健全完善 “城市大脑”应用支撑、数据资源、信息安全等标准;完善全市统一的城市大脑安全保障体系、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,夯实信息安全责任。

八、下一步工作

    根据《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方案》,报请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,部署推动具体建设工作。

附件:合肥市“城市大脑”建设方案(2021-2023年).docx

推荐阅读